网站建设: 中企动力 长春

版权所有:延边博物馆

| 馆内动态

线上展览 ▏中国朝鲜族家庭生活民俗系列—朴氏家牒

分类:
动态新闻
2023-11-15 14:08
浏览量:

    生活民俗泛指人们在组成家庭生活的过程中形成的生活习惯与生活规范,包含了家庭形态、家庭成员、亲戚与宗族、相互关系、家庭继承、亲戚与宗族等内容。“家庭”作为父母子女与兄弟姐妹等最亲近的人们一起生活的基本生活单位,成员们以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结成生活共同体,并形成一个个经济单位,是一生中所处时间最长的基本群体,在朝鲜族过去主要从事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农耕方式下,对延续家庭传承发展、应对生存挑战、保持民俗习惯都等发挥着重要作用。

朴氏家牒,20世纪20-30年代, 三级文物, 宽46.3厘米,高86.5厘米

       在朝鲜族的传统家庭关系中,居于首位的是父母子女间的相互关系。这是因为朝鲜族历来非常重视血缘关系的累代延续,并希望由这种血缘关系构成家系恒久地得以传承。家牒是指家族世系的普牒,是旧时家族世系的记录,用于记载家族成员的姓名、职位等信息。在古代,家牒是家族中重要的记录方式之一。

1984年8月,在吉林省舒兰县小城乡朴家屯收集了朴氏家牒。朴氏家牒是民国初年朴贵森的爷爷为了让子孙后代了解朴家的祖先和家族关系,在高丽纸(宣纸)上,按序列表形式, 用楷体工整的书写了祖先八代家族姓名与亲属关系的世系表。在家牒中始祖称为“先太高组”,共列了3名;第二代称为“先曾祖”,共列3名;第三代称为“高曾祖”,共列10名;第四代称为“高祖”,共列16名;第五代称为“曾祖”,共列24名;第六代称为“祖”,共列16名;第七代称为“伯祖”,共列4名;第八代只列了3名。这里清晰的记录了朴氏血统八代成员的姓名及妻子的姓氏。家牒中每一代人均用了轮字名,即每一代成员名字的第一个字相同。第一代为“应”字轮,第二代为“天”字轮,第三代为“代”字轮,第四代为“仲”字轮,第五代为“国”字轮,第六代为“自”字轮,第七代为“德”字轮,第八代为“金”字轮,并且家族名字里多“应元”、“天德”、“代荣”、“仲义”、“国俊”、“自宽”、“德厚”、”金成”等字样,这与朝鲜族传统的起名习俗相符。通过家牒我们又观察到了朴氏家族的妻子,没有一位是姓朴,这也体现了朴氏家族历代严格遵守朝鲜族同姓表亲不通婚的传统观念。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小市镇朴堡村全景

    据1984年调查,他们在清康熙年间,从沈阳附近的朴家堡一带搬迁到此地,并开发了这一带,因此起名叫朴家屯。朴家屯的朴氏家族共有十七户一百余人,他们在语言、文字、居住习惯方面和当地的汉族没有区别,但是做打糕、吃狗肉,特别是正月十五吃“五谷饭”、冬至吃“小豆粥”的朝鲜族饮食习惯仍未改变。文献记载,明末清初时期,在战争中被抓来的朝鲜将兵和老百姓及越境潜入的流民成为最早在我国东北定居的朝鲜族先民。其中,吉林省舒兰县朴家屯的朴姓村民们就是他们的后裔,也可以说是形成中国朝鲜族的历史源头之一。

明末清初时期朝鲜族移民后裔—辽宁省本溪县满族自治县小市镇山城子村朴氏第十三代朴希文老人

    朴氏家牒是我馆珍藏的珍贵文物,对研究朝鲜族早期迁入历史及划定迁入时间上限和朝鲜族家族制度、朝鲜族姓氏和渊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